第二届生态资产管理与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咨询会丨“生态资产管理”研究生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12-10
11月29日至12月1日,第二届生态资产管理与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咨询会在福建省南平市举行。12月1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武夷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承办的“生态资产管理”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武夷学院朱子书院报告厅成功举办。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助理熊灵,《生态经济》期刊执行主编冯胜军,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教授沈大军、石磊、李海萍,武夷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副院长胡家朋应邀参加论坛点评。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党委书记贾铁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于媛,副院长王克,武夷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宋卫军,副院长陈丽出席论坛。论坛由武夷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院长赵升云主持。
本届论坛征稿主题是“加强生态资产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自2024年10月公开征稿以来,受到各界生态环境领域学子的广泛关注。经过专家委员会联合评审,最终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辽宁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福建农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的十篇论文脱颖而出,这十篇论文的作者代表此次受邀来到南平,在本次研究生论坛上现场汇报了论文成果。
第一环节:开幕式
论坛开幕式于上午八点半拉开帷幕。武夷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院长赵升云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党委书记贾铁英,武夷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宋卫军分别致辞。
贾铁英向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入围学子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生态环境领域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成为国家重要战略。当今生态环境学科面临空前发展机遇,生态环境专业学子有着更广阔的施展空间。他希望各位同学充分理解时代对每一个青年个体的赋能,实现平凡学子的内心超越,在本次研究生论坛上,激扬学术、展现风采,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更多的学术智慧和青春力量。
宋卫军向各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同学们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新时代新征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做出了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谋划。本次论坛旨在深入探讨生态资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这不仅贴合了当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也为生态资产管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碰撞火花的宝贵机会。希望大家在交流中启迪智慧,在探讨中碰撞思想,在合作中增进友谊,在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生态资产管理研究方面取得更多优秀成果,并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论坛论文成果报告环节分为上下半场,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克、武夷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副院长陈丽分别担任论坛论文成果汇报上半场和下半场主持人。
上半场来自辽宁大学的尹详瑞同学,武汉大学的麦展铭同学,中国人民大学的王梦晗同学、鲍涵同学,清华大学的宋欣珂同学,福建农林大学的朱玮晗同学依次进行汇报。下半场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于梦林同学,四川大学的王继应同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张宇同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的谢贤胜同学依次进行汇报。除了这十名获奖论文学生代表外,武夷学院的朱建峰同学、张述群同学(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培养)也代表武夷学院现场分享了各自研究成果。
辽宁大学尹详瑞同学汇报了国家公园确权登记的困境与纾解,在“生态文明”与“空间治理”双重逻辑主线下,检视国家公园确权登记的文本与实践,对其进行理论上的纵深探讨,释明其改革逻辑与纾解对策,以期完善国家公园确权登记制度,从而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化改革。他认为,国家公园确权登记制度是登记制度的绿色转型,有必要革新物权规则以衔接确权登记改革,而改革重点在于准确把握“资产化管理”与“生态性保护”二元目标的交互涵射,此二元目标亦构成自然资源物权制度革新的方向指引。
武汉大学麦展铭同学汇报了国家级新区设立与行政边界地区绿色发展,从“经济功能区”视角探讨国家级新区设立如何以较小制度成本缓解边界效应,以新区为研究对象,检验了国家级新区虚化行政边界,缓解边界贫困效应的意外效果。他研究发现,跨行政区的国家级新区设立有效缓解了边界贫困效应,主要通过改善公共品投资和增加商业用地面积实现;并分析指出新区设立也有效降低了行政边界地区的PM2.5浓度,促进了行政边界地区的绿色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王梦晗同学汇报了以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为例的农业文化遗产地社区福祉测度及障碍因素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法、半结构访谈法、熵值法对社区福祉水平进行测度,并基于障碍度模型探析社区福祉的障碍因素。她研究发现,在维度层中,与环境维度、社会关系维度、健康维度、教育维度相比,经济维度、保护与发展维度对社区福祉的影响占比最大。在指标层中,人均年收入、旅游业发展满意度、人均居住面积、医疗卫生机构数、教育资源充足性等是影响农业文化遗产地社区福祉的主要障碍因素。
中国人民大学鲍涵同学汇报了我国林业碳汇项目市场资金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固碳协同效果分析,她基于2000-2020年我国98个实施林业碳汇项目的县域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方法,得到的实证结果显示,林业碳汇项目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状况并提升了环境稳定性;不同类型项目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效果存在差异;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是林业碳汇项目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机制;林业碳汇项目实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气候变化应对的协同效应,在促进生态保护和气候变化减缓方面的双重效益。
清华大学宋欣珂同学汇报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商业模式分析,在梳理了国际上现有的CCUS商业化项目和CCUS相关支持政策,基于商业模式画布(Business Model Canvas, BMC)的研究框架,分析了CCUS商业化部署的现状、特点与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建议,包括:加强技术研发,完善政策体系,布局基础设施和促进集群建设。
福建农林大学朱玮晗同学汇报了中国生态系统健康的时空演变、驱动机制和区划优化途径,他通过构建基于 “活力-组织-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VORS)模型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框架,揭示了 2000-2020 年中国生态系统健康的时空演变特征,在时间上总体呈下降趋势,在空间上呈现出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集聚特征,基本格局为西北地区较低,东南地区较高;运用地理检测器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和空间分异特征,发现植被覆盖率、年平均降雨量、人口密度和路网密度是中国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按照五类生态管理区的划分对各区的生态系统健康提出了不同的优化策略。
南京农业大学于梦林同学汇报了以长三角地区为例的基于横向碳补偿的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通过构建区域间横向碳补偿框架,利用CASA模型、IPCC系数法、DEA模型等方法,核算长三角地区2020年碳收支、碳排放效率与碳汇效率,建立仅从碳收支两端考虑碳补偿的基础方案、优先考虑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的区域碳排放效率的经济优先方案、优先考虑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生态优先方案、同时考虑碳排放效率与碳汇效率协调方案四种碳补偿方案。他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生态系统的碳承载压力大,碳排放高值区主要集中于沿江的皖中及苏南城市以及上海市,碳汇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皖南、浙南等上山区丘陵地带以及苏中农田集中片区;长三角地区高碳排放效率城市主要为上海市及周边经济、产业技术发达城市,高碳汇效率城市主要为浙南的丽水市以及江苏省中部城市的盐城市等地;长三角地区的碳付费地区主要集中于上海市、苏州市等经济、人口密集的碳排放区,碳受偿地区主要为丽水市、黄山市等碳汇生态产品集中供给区。他认为,建立以碳收支率为核心的横向碳补偿机制能够促进碳汇生态产品供需平衡,实现碳汇生态产品“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的利益导向。
四川大学王继应同学从行动者逻辑出发,基于闽北X村“森林生态银行”的案例调研,从价值共创视角重点探讨了乡村生态共富的实现机制,深入分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如何推动乡村共富。他研究发现,价值共创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乡村共富的新机制,构建多元主体价值共创机制是持续实现乡村生态共富的重要路径;区别于传统的集体行动或共同治理机制,价值共创关注公共价值创造的本质问题,强调多元主体通过合作参与、平等对话、利益共享等方式共同创造和合理分配价值,即以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双轮驱动促进公共价值的实现,进而持续推动包括农民等“生态弱势群体”在内的乡村共富;价值共创推动乡村生态共富,具体表现为政府、企业、村集体、村民等多元行动主体,通过价值共识达成、价值共同生产、价值共赢共享、价值持续实现等过程,促进经济、社会、生态与治理等多维度价值共创共享,最终形成乡村生态共富的价值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张宇同学汇报了中国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多情景模拟研究,基于2000—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PLUS模型和InVEST模型对中国19个城市群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多情景的模拟和测度。她研究发现:2000—2020年城市群的耕地、林地、草地与未利用地的面积呈现下降趋势;2030年,在生态保护情景下,林地、草地、未利用地与湿地的面积均为最大值;中国南部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水平高于中国北方城市群;生态保护情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水平优于其他情景;城市群各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均呈现协同关系,且其协同关系逐渐增强;各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在不同情景下也呈现不同程度的权衡/协同关系。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谢贤胜同学汇报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逻辑,基于自然资源领域87个典型案例,运用扎根理论研究范式,按照“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程序,解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发生过程,并构建其一般性思维导图。他研究发现,“识别资源本底—多元机制协同—产出综合效益”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全过程的内在逻辑;通过识别资源本底明确治理方向,利用准备机制、实施机制、保障机制驱动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和增值,最终产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生态共治、生态共富以及生态共享的有机统一。
武夷学院朱建峰同学汇报了竹纤维水溶化生物基营养肥项目,从竹产业发展目前仍存在加工利用率低、附加值低以及加工剩余物处理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出发,介绍了项目团队如何以竹加工剩余物为原料制作成有机肥实现了组织大规模高附加值利用的技术路线、应用场景和实验成果。
福建农林大学和武夷学院联合培养的张述群同学汇报了外源嗜热菌在畜禽粪便堆肥中的应用及潜在机制的探讨,从我国目前农业有机固废的属性以及固废资源化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出发,基于堆肥原料的特性可能会影响外源菌剂接种的功效的猜想,实验验证了由于两种堆肥原料的有机组分的含量以及降解难易程度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了两种堆肥中功能微生物的数量以及代谢活性存在差距。
熊灵、冯胜军、沈大军、石磊、李海萍、胡家朋六位专家分别对论文进行了精彩点评,也为同学们的论文如何继续提升改进提出了中肯具体的修改建议。各位点评专家对同学们的选题给予了肯定,并从论文理论分析的补充、研究方法的选择、指标选取、数据来源、模型检验、写作规范等多个方面为同学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论文提供了中肯的建议。
熊灵老师肯定了大家对前沿问题的深入思考以及部分研究范式和理论分析的规范较为扎实,并提出部分研究可以提升研究样本的多样性,增加研究结论的机制探讨,部分研究也需要考虑研究方法的可靠性以及方法应用对研究结果的稳健性。冯胜军老师在肯定部分研究亮点的基础上,建议同学们提升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理论分析等的学术范式以及中国地图的规范使用,同时,部分研究的标题以及结论和文章主体内容的对应性有待加强。沈大军老师提出部分研究的视角可以适当切换,有些研究理论性不足,指标选取的原因缺乏解释,指标之间的关联性需要论证,政策建议和结论相关性需要加强。石磊老师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对于前沿热点领域的把握和对方法应用的规范使用,对于同学们的展示和汇报给予了肯定,并提出部分研究的研究背景和政策可以进一步归纳梳理,研究维度的划分、研究数据的代表性、研究方法的适用性可以再进一步斟酌考虑,同时要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加强对现实决策的参考价值。李海萍老师肯定了同学们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探索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路径,同时提出部分研究框架的针对性、研究区域的选择、研究对象的代表性、指标选取的合理性、结论分析的解释度有待进一步补充和深入探讨。胡家朋老师提出部分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应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推动项目实践应用。
最后,论坛举行颁奖仪式,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党委书记贾铁英,武夷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副院长胡家朋为获奖同学颁发了获奖证书。至此,本次论坛圆满落幕。